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篇】
鈐山位於袁州府分宜縣南二里的袁江南岸,山巒翠綠,溪水潺潺,阡陌縱橫,可賞秋冬二景,回到分宜的一年之間嚴嵩在鈐山的山麓與仆人嚴大親手建造了堂舍取名為「鈐山堂」,說是堂舍其實言過其實不過是用竹子和稻泥混合建造而成的簡陋屋子而已,小窗放置幾盆雜植的花兒,見它怒放顏sE,平淡中別有一番雅趣,濤濤濁世中有妻兒相伴,嚴嵩自問夫復何求矣;他在此隱居守孝、讀書與著書,雖然人暫時離開官場卻時時掛念著朝政,他與官場的人仍不時有書信往來,所以朝廷的事大致上略知一二。此時的嚴嵩已是三十而立之年,他蓄起了短髭穿著灰sE素袍頭戴唐巾,唐巾是用烏紗制成的軟帽,形式帽樣與唐代的幞頭相類似,只不過唐巾有垂下至肩上的兩條布腳,嚴嵩的模樣頗有威儀又不失文質(zhì)彬彬,說是威儀也就是不茍言笑。
鈐山堂來者不拒,無論是討水喝的還是來此暫時歇腳過一會兒上路的,或者是請有大學問的嚴先生排解糾紛的,顏嵩無不歡迎。前幾天就有李二和谷明登門,因谷明的一只羊跑進李二的地畝吃草而鬧上鈐山堂,李二說羊吃了他家的草所以當日的r汁應該歸他,谷明不肯,谷明說草賤r貴這樣他可虧大了,要不李二可以去谷明家割草Ai給牛吃給牛吃,Ai給羊吃給羊吃,自己吃他也不反對;雙方吵沒結(jié)果只好請翰林大老爺嚴嵩出面論公道,嚴嵩聽完要谷明把一天產(chǎn)r量的一半給李二事才算結(jié)束。
今天嚴嵩才慶幸沒人打擾可以安靜讀書,念頭剛起就有人來了。老爺?shù)馁N身仆人小牛恭敬朝嚴嵩遞上名帖說道:「老爺,這是您的訪客,是否要見呢?」名帖上面書寫的是訪客的姓名字號、官職和籍貫住所,一般而言拜訪者會將名帖交予被拜訪者的門房,請門房轉(zhuǎn)交予被拜訪者。
守孝期間嚴嵩盡量減少酬對應和,雖然朝廷規(guī)制不會要求到守孝人不得與人往來的程度,因為這樣也太不盡人情了,中國自古就是講人情順禮法的國家,但嚴嵩自律甚嚴,一般的人情拜訪他基本上都用守孝不便為由予以謝絕,所以吃閉門羹的人也多。
嚴嵩打開名帖一看,是跟他同一年登科中進士的同年,而且之前還同在翰林院任職,這位同仁姓張名鋒字遠逸,官職上寫著南??h知縣,看來是要前往南海縣就職路經(jīng)袁州府時特意前來拜訪,南??h知縣雖是七品官但是個大縣,從翰林院七品編修調(diào)至南??h算得上是優(yōu)升了,張鋒大人前途一片看好,張大人無事不登三寶殿,就算事情不重要也得看在往日的交情份上,況且嚴嵩想知道目前朝廷的形勢如何,那麼這人就非見不可。
嚴嵩特意到前門迎接老友,拱手說道:「張大人別來無恙,我特來班荊道故啊~」
張鋒亦拱手說道:「年兄,折煞我了,我們可是同一年登科,別提你的名次還在我之前,何來如此生疏叫我張大人,莫非你不認我這個同仁,那我只好走人也?!拐f完作勢轉(zhuǎn)身要離開,被嚴嵩攔了下來。
嚴嵩笑笑說道:「好好,不叫大人不叫大人,張年兄,不,不,遠逸兄,我在這里等你等到望眼yu穿啊,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盼來了,來,讓我這個同年為你洗塵?!故忠粨]在前引導。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